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

新闻资讯
全球投资巨头淡马锡入股了一家成立仅三年的中国新能源企业
发布时间:2025-08-23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完成战略入股后,我们公司治理结构更趋规范与国际化,为出海战略提供了更大支撑。

  2025年6月,杭州碧澄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原名“保碧新能源”)宣布淡马锡成为其第一大战略股东,持股比例达27.07%。除淡马锡外,碧澄能源的股东还包括华美国际、钟鼎资本、芯联资本、蔚来资本、星航资本、普洛斯、欣旺达、和达金服等国内外机构,股东结构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对于成立仅三年的碧澄能源而言,来自全球投资巨头的入股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

  资料显示,碧澄能源成立于2022年6月,专注于工商业分布式清洁能源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经过高速发展,碧澄能源在全国20多个省份投建了多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规模已超过1GW,服务对象涵盖西门子、美的等3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碧澄能源依托888集团官网入口杭州、广州、上海、北京、苏州、西安六大运营中心,已构建了全国性的资产拓展与管理网络,国内业务覆盖百余座城市,并开始将触角延伸至中东、东南亚、大洋洲等国际新能源潜力市场。

  据悉,碧澄能源目前正尝试以“服务能力出海”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即将国内验证成功的综合能源服务方案输出海外,而非仅仅输出设备或资本。李文轩透露,在淡马锡入股的助力下,公司近期正在新西兰、印尼、阿曼等地推进项目落地。

  今年6月,碧澄能源在新西兰奥克兰宣布成立PCG Oceania合资公司,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新西兰新能源市场。该合资企业由碧澄能源全球平台PCG Global与新西兰知名地产建造商景宏集团联合组建,启动仪式吸引了新西兰政商界要员和中国驻当地机构代表出席。

  李文轩在奥克兰启动仪式上强调,PCG Oceania的成立是碧澄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公司将依托在中国光伏和储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全面本地化地开展业务,打造‘清洁能源+本地经济+生态保护’的共赢模式,为广大工商业客户提供更加稳定、经济的绿色能源。”

  在东南亚市场方面,碧澄能源在印度尼西亚推进约70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储备,其中首期8.5兆瓦的工业园区屋顶光伏项目已完成设计,计划于2025年6月底开工建设,10月底前实现并网发电。中东地区(包括阿曼在内)也取得了突破进展——碧澄能源储备了约900兆瓦的工商业光伏项目,现已进入开发准备阶段。

  李文轩表示,该公司正积极推进阿曼市场的项目落地。选择在新西兰、印尼、阿曼等海外“小众”市场率先布局,体现了碧澄能源“以小切入、逐步扩张”的国际化思路。先在新能源需求旺盛但竞争尚不激烈的地区站稳脚跟,以本土合作+数字化服务的模式满足当地需求,为未来拓展更大市场积累经验。

  “世界光伏看中国,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看保碧,并且把自己在国内发展分布式光伏资产的经验带去海外,重新定义全球市场最受欢迎的资产类型。”李文轩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坦露其战略规划,“把中国发展分布式光伏的经验带到更多的国家,保碧新能源十分愿意扮演其中的桥梁角色,我们有信心,有实力。”

  如何打造分布式能源出海的新模式,这正是我们关注碧澄能源此次引入淡马锡的原因所在。

  从欧洲的电池工厂,到拉美的锂矿布局,从中东的光伏电站,到东南亚的产业链下沉——这场“绿色扩张”,不再只是单点试水,而是成体系、成规模的全面出海潮。这一切的背后,是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变革的时代红利,也是中国企业主动出击、抢占先机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全球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电力供应不足的难题,部分地区甚至存在能源贫困问题。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2/3的人口,但其清洁能源投资只占全球的1/5。

  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权曾表示,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和投资仍属于重资产模式,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和较高的投融资门槛。对于许多面临严重电力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电网发展仍普遍滞后,单纯依赖建设大型项目的模式并不可行。

  当前,将中国出口较多的光伏板、逆变器和锂电池进行简单组合,就已经可以组成一个户用级的小型发电系统,居民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用电问题。如果再有高效用能和储能技术的加持,则可以解决产业园或学校等工商业用电场景的用能需求。

  “从发电项目来看,装机容量更小的项目在占地面积、施工周期、前期成本投入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因此也更贴近远离电网或电力市场尚不够健全的地区的实际需求。”绿动星球创始人郝江北就曾表示。

  而由郝江北主笔,于2024年4月发布的《绿能出海记2024:向绿共赢,由小及美》报告就指出,“小而美”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与减排两难,自下而上、独立自主地推进能源系统建设,进而推动其总体发展范式的全新发展理念。

  事实上,新能源企业也在积极顺应“小而美”趋势。据上述报告披露,中国在2021年之后明显加大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尤其是以风、光、水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合作。

  政策层面上,2021年以来就提出“一带一路”的“小而美”发展新模式。2023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我国又宣布将统筹推动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可以预期,未来更多的小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将获得来自中国官方的发展援助支持,助力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身的能源发展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