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

新闻资讯
一周展讯|感受罗丹的力量走近米勒的土地
发布时间:2025-08-2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持续13个月的上博“古埃及大展”在8月17日已经落幕,一系列好展仍在继续,雕塑家罗丹的代表作《行走的人》近日亮相中华艺术宫,不远处,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的“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则呈现了106件珍贵原件。一系列海派艺术大家的展览正在举行,其中包括上海中国画院的丰子恺大展、海派艺术馆的邓散木大展,以及中华艺术宫的唐云艺术展。在杭州,新展出的有“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作品展”,在苏州,策划颇见匠心的有“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

  今年是米勒逝世150周年,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特展“米勒:土地上的生活”,呈现《晚祷》《播种者》等代表作,以此展现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其作品《拾穗者》正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奥赛大展中展出。

  展出106件罗丹原作,包括《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等6件法国罗丹博物馆镇馆之宝。

  精心遴选丰子恺先生书画作品、重要文献资料近200件,分为“诗意之心”“赤子之心”“悲悯之心”“爱国之心”四个板块,展示丰子恺先生书画艺术的诗意、谐趣与哲理。

  “和平的守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作为海派艺术大家,邓散木先生(1898—1963)在其故乡上海尘封极久,展览除呈现邓散木艺术馆的藏品外,还呈现了海派艺术馆多方征集的大量邓散木先生书法、篆刻、手稿、文献及其生前实物等。

  聚焦1840至1949年间的海派书画艺术,展出了包括吴昌硕、王一亭、钱慧安、钱瘦铁等名家的标志性作品,涵盖金石笔法、写意风格、文人画意趣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汇聚了知名人物画家袁武历年创作的28组水墨精品力作,分为“浑茫的黑土”“静穆的高原”两个版块,遴选了东北故土父老乡亲和其青藏高原藏族同胞两大题材作品,多为巨幅作品。

  展览共展出80余件唐云作品与旧藏,分为“海上雅韵绽芳华”“笔墨逐浪绘新篇”“摹古鉴真映岁月”三大板块,探索其如何以笔墨推动海派花鸟画百年转型。

  作为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呈现包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莫奈《夏末的干草堆》、塞尚《塞尚夫人肖像》等作品。

  以麦积山泥塑造像、复制洞窟以及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一场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古今对话。

  展览分为“三毛”成长记、《三毛从军记》、画家抗战记三个篇章。精选数十幅四格漫画原作进行展现。

  戴士和是中央美术学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展览深度梳理呈现戴士和艺术生涯与成果,汇集油画、壁画、素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与文献资料共130件,其中,《三伏天》《跟我击掌》等油画为首次展出。

  展出画家高马得先生数十件戏曲人物画及动物、山水、人物主题代表画作。高马得早年以漫画成名,1980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自此专注戏曲人物画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他以笔绘戏,以戏传情,《牡丹亭》更是画了数十年,线如游丝、淡色敷面,汪曾祺称其“画梦的人”。

  展览以年度为单位,通过文献和艺术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艺术的现状进行记录、检阅与展现,这也是年鉴展第六次落地上海。

  本次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系统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波澜壮阔的20年。

  本次展览汇聚希腊境内14家文博机构的270件(套)藏品,包括金器、青铜器、陶器、雕塑等门类,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00年至公元前1世纪,系统呈现古希腊文明自史前到希腊化时代的社会和文化风貌。

  一百余件来自宁夏的文物展品从不同角度展现西夏神秘而灿烂的历史,也彰显出辽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

  呈现三百余件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包括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的卜骨,李贤墓出土的壁画、凸钉玻璃碗、鎏金银壶,以及隋唐史氏家族墓壁画等。

  此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览联合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等二十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汇聚红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发现。

  展览集中展出全俄普希金博物馆的雕塑、手稿、插图、绘画、服装等百余件藏品,从生平、创作、译介3个部分,深入挖掘普希金的创作历程以及在中国的流传。

  现年92岁的葡萄牙籍普利兹克获奖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这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的西扎个人回顾展,展览以九个版块、逾800件展品构建了一张跨越时空的建筑地形图。

  近150件展品,以时间为轴,划分时势英雄、海域通达、流风遗韵、今古相望四个章节,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图景。

  汇集了52位艺术家的259件作品,在来自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的藏品之外,还包括4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结合瑞士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自1976年创建以来的重要文献、档案与影像,这是杜布菲的原生艺术收藏在国内的首次展示。

  本次展览的文物主要来自安徽博物院、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和淮南市博物馆,揭开了楚文化神秘的面纱,还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被楚文化影响的其他文明。

  展览遴选300余件精美文物,从大唐生活美学概念着手,以茶道、香道、妆容、礼仪、音乐、诗书等方面展示唐代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风貌。

  呈现了陈逸飞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创作。展览以《开路先锋》等红色题材作品为起点,还包括《黄河颂》等经典之作。

  以全新的现代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自1906年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的艺术演变轨迹和先锋探索,邀请观众走过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一众重要艺术流派。

  展览分为六大主题章节,为观众揭开他六十载创作生涯背后的故事与思考。观众将跟随霍克尼的讲解,深入了解他如何打破常规进行透视实验。

  展览展出47幅(组)来自元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多个门类,集中展现了元明清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汇集了来自全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AI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31件/组作品。

  星火不灭 精神永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艺术展

  共展出作品200余件(组),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现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坚持与抗争。

  展览以尖端数字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准复刻了敦煌最具代表性的九座洞窟,涵盖北魏至元代的艺术精华,其中多座在敦煌本地也属不开放的特窟

  展览将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绘画巨匠伊利亚·列宾的艺术生涯,以其艺术创作之路为线索,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本次展览汇聚了俄罗斯两大艺术机构珍藏,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

  将宇宙中真实、分散、抽象的数据,通过数字装置、互动体验、动态雕塑和前瞻性设计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全景式呈现殷商文明的绚丽画卷。展览汇集全国27家文博单位338件(套)珍贵文物。

  本次展览将汇聚约240件(套)文物,其中包含16件国家一级文物,系统展示1986年河北省易县大北城村出土的窖藏金银器。

  呈现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279件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金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类别。

  呈现了来自15座城市、20家博物馆共计160多件/套文物,包括首批出土的秦代短褐武士俑、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的青州佛教造像、宋代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以及罕见的明代王阳明大楷书法,特展同时还展出常熟博物馆藏文物80多件/套,包括其“镇馆之宝”之黄道周楷书《赵文毅公文集序》卷、翁同龢楷书四条屏等。

  以《长物志》中春夏秋冬四时雅事为线索,结合馆藏文物、沉浸式场景展示与互动体验。重点展品有王蒙《竹石图》、沈周《花鸟册》《岸波图卷》等。

  展览汇集国内外13家公立机构、160余件珍品,中国艺术史名家赵孟頫、文徵明等将在苏州“相遇”印象派名家克劳德·莫奈。

  地点:法国卢浮宫这批展品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来自中亚、叙利亚、伊朗、美索不达米亚等近东地区。

  展出法国政治家 Adolphe Thiers(1797-1877) 收藏的约180件中国文物,其中包括卷轴、画册、雕刻、陶瓷、玉器、漆器、象牙、青铜和玉石螺钿装饰的木器。其中有乾隆朝画工姚文瀚仿绘的《清明上河图》。

  重点展品包括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编着辫子的年轻女性肖像》、伦勃朗《基督被捕》、安尼巴莱·卡拉奇《画家洛多维科·卡迪的肖像》等。

  地点: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呈现约30位(组)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艺术家和团体的作品,以及参与式的现场演出和工作坊。

  聚焦于日本中世时期对中国绘画的收藏与模仿,特别是宋元及部分明代作品。展出牧溪的《渔村夕照图》和李安忠的《鹑图》(传)等12幅中国书画作品。

  地点:德国巴贝里尼博物馆汇集来自约50个海内外机构及收藏家的超过100件作品,包括风景画、城市景物画、静物画、人物画等,带领游客概览丹麦裔法国印象派画家卡米耶·毕沙罗的艺术生涯及其作品中的社会乌托邦意象。

  此次展览汇集布鲁克林博物馆珍藏的58件艺术珍品,涵盖莫奈、马蒂斯等大师代表作,系统呈现法国百年艺术变革。

  首次呈现梵高为邮差约瑟夫·鲁林一家创作的14幅肖像作品,含3幅素描和11幅油画。

  展览展出来自22个国家的7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如何深刻地参与塑造现代主义的故事。从抽象到具象、超现实主义到公开激进主义,展览旨在突出每位艺术家的个性,彰显女艺术家为现代主义的多样性开辟新的视角。

  通过有关青铜器和碑石铭文的研究,结合文物、书法、绘画藏品和文献资料,阐述金石学对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888集团官网入口